该内容已被发布者删除 该内容被自由微信恢复
文章于 2020年9月5日 被检测为删除。
查看原文
被用户删除
其他

通道去了快三年,规模还有30万亿元……

金融看客 任博宏观论道 2020-09-05
2016年10月开始像模像样地去通道后,至今已有近三年的时间。可是回过头来看,现在通道规模还有差不多30万亿元,除不掉、除不尽的通道正成为摆在面前的一道坎。也难怪中国财富50人论坛上,原证监会主席肖钢表示“要取消资管新规2020年的过度期截止,因为通道根本去不完”,毕竟30万亿的通道规模到2020年底估计至少还有10万亿元存量,这10万亿存量如果强行压减会对实体经济多大的冲击是无法预料的,但结果肯定不乐观。
通道通常是指银行的通道,毕竟中国的金融体系以银行为主,金融体系的规模也主要集中在银行(总资产高达200万亿元以上),因此所有的非银行金融机构几乎均围绕银行在转(毕竟银行是金主),这也是为什么信托、券商子公司、基金子公司、私募基金等会成为银行通道的原因。我们先来粗略估计一下各类通道的规模情况。
对于信托,其通道主要集中于事务管理类领域或单一资金信托(多为一对一且收取通道费等),2017年底单一资金信托和事务管理类信托余额分别为12万亿元和15.65万亿元,目前已经分别降至9.50万亿元12.50万亿元,也就是说信托通道规模目前约还有10万亿元左右,将近三年的时间仅压降了2万亿元,压降比例也只有15%
对于券商与基金通道而言,主要集中于定向资管计划和基金子公司一对一产品(定向券商资管计划和基金子公司始于2012年的通道元年、当然好听一点叫大资管元年)中。2016-2017年这两类通道的最高值分别为16.06万亿元和8.50万亿元,目前已经分别压降至10万亿元和4万亿元,分别压降了6万亿元和4.5万亿元,压降比例分别为37.50%和53%,显然券商与基金通道的压降幅度远大于信托,目前合计存量也达到14万亿元左右,加上之前的信托也有约25万亿元了
私募基金在2017年之后也开始充当短暂的通道功能了,2017年全年其它类私募(私募主要分为证券类、股权类、创投类和其它类)规模从0.50万亿元迅速增至2.10万亿元,这其中的增量部分主要通道为主,规模约1.50万亿元,这一部分通道的特点是期限较长,目前存量还有约1.70万亿元,压降了0.40万亿元,压降比例为19%
现在应该差不多清晰了,目前信托、券商资管、基金子公司以及私募基金的通道规模分别为10万亿元、10万亿元、4万亿元和1.70万亿元,合计达到25.70万亿元,压降比例分别为15%、37.50%、53%和19%。很显然证监会体系下的通道压降的幅度最大,反观信托则压降力度较弱,这可能也是2019年以来信托通道严监管(如通道规模只减不增等)成为常态化的最大背景吧(今年出问题或者被监管盯上的信托公司越来越多了、毕竟就68家、想管的话还是比较容易)。
事实上以上超过25万亿元的通道规模并没有考虑保险资管通道(毕竟是长期资金、所以政策是鼓励的且基本上不会压制)以及各种名股实债(如产业基金)等。如果所有的通道加在一起,预计达到30万亿元并不是问题。
这个30万亿元是个什么概念呢?截至2019年7月,我国M2余额、贷款余额、社会融资规模存量分别为191.94万亿元、147万亿元和214.13万亿元,通道规模占15.63%、20.41%和14.01%。看到这个比例,也许就会明白去通道会以实体经济产生多么大的冲击。
现在的通道规模多数还都是实体经济用来扩大生产、主动进行投资,虽然是高成本但却是实打实地用在实处。但是新增的社融多数没有用于生产和投资,因此很难讲增量信贷就会比存量融资的价值大,一旦存量突然被掐断,游走的资金向何处去便是一个很大的问题……
细想到最近很多人为通道正名、为通道呐喊,便会明白通道的地位是有多高,明白这一地位既有江湖内涵,亦是政治正确的表现。所谓政策周期,即为唐伯虎点秋香,点到谁是?
【完】




Modified on

   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    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